提案社情

您当前的位置: 提案社情
撰写社情民意信息的九点体会
来源:   作者:任猛   点击数:3709   日期:2021-07-26   字体:【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党协商职能的一种最常用、最有效、最重要的方式,也是我们党派成员的职责和义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绩效,体现了民主党派及其各级组织的价值与形象。由于上级相关部门对社情民意信息质量要求愈来愈高,撰写社情民意信息的采用率非常低。一般民主党派省委会采用率在20%左右,省政协采用率不到3%,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政协采用率则更低。因而如何撰写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以提高采用率,是我们党派成员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人自2016年开始撰写社情民意信息以来,民建重庆市委会、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市委办公厅、民建中央、全国政协都采用过,有的获市领导批示。对此,有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分享,不妥之处请批示指正。

1.熟悉领域是重点。每个人的精力和知识结构都有限,所谓隔行如隔山,我们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应将重点放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对于社情民意信息来说,特别强调内行人说内行话。如果轻易介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现状、问题、政策、法律、法规等不了解、不熟悉,缺乏较长时期的资料积累和深入研究,很难撰写出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信息,而且容易开黄腔、闹笑话。即使真的质量较高,也不易被采用,因为你是外行人。本人创办过民营企业,搞企业二十多年,再加生长于农村,每年都要回老家开展一些调研,所以,我一直将重点放在民营经济和乡村振兴两个领域。

2.选题需要多观察。虽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内容非常广,但要找到一个有价值、可驾驭的选题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看新闻、多看报、多上网、多与人交流,随时关注时事要闻和身边所发生的一些事件。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认真观察和思考,就会找到一些比较好的选题。在参加区“两会”期间,我发现《区政府工作报告》只提新增民营市场主体指标,对民营市场主体退出指标则予以回避。通过调研之后,我撰写了一篇《对民营经济统计监测不能忽视市场主体退出指标》的社情民意信息,分别被民建重庆市委会、重庆市政协、重庆市委统战部和民建中央单篇采用。

3.撰写之前先调研。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社情民意信息是以“内参”形式报领导决策参考之用,因而反映的情况或问题必须真实,引用的数据、案例务必可信,且有来源、有出处、有依据,经得起查验。否则,就会形成误导,造成恶果。因此,我们撰写社情民意信息之前,一定要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首先,可利用互联网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其次,到相关部门、企业、基层等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收集第一手数据资料;再次,有必要的话,可开展问卷调查,以获取相关数据资料。只有调研充分,问题(情况)真实,论据可靠,建议新颖,撰写的社情民意信息才具有决策参考价值。

4.切入视角应独特。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对于同样一个事件,如果选择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的现象、问题、成因就不同,得出的结论差异自然就较大。就社情民意信息的撰写来说,关键是要选好切入视角。比如乡村产业振兴涉及到土地流转问题,有不少人已从土地流转必要性、流转模式、流转方法、流转程序、政策措施等不同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本人则从土地流转风险的视角切入,撰写了一篇《加快农村土地流转需监管和引导“两手抓”》的社情民意信息,被民建重庆市委会和民建中央采用。而选择切入视角的较好方法,就是在网上查新,找到别人未切入的视角。

5.主题宜小不宜大。如果选择的主题太大,则涉及面较广,成了课题研究。在撰写时不仅难以把握和驾御,不易将情况或问题及其成因分析透彻,而且针对性不强。所以,撰写社情民意信息,选择主题宜小不宜大。只有主题较小,以问题为导向,才能找到新问题、新情况、新特征、新趋势;才能一事一议,以小见大,更好地揭示情况或问题本质和深层次成因。我近期撰写的《农村“三变”改革中非货币资产作价入股应进行专业评估》,就只针对非货币资产作价入股未经专业评估机构评估、仅由相关几方协商确定的问题,对其成因、不良后果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

6.标题亮眼占先机。对于从事社情民意信息编辑、审查的人员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来说,工作非常繁忙,时间相当紧张。他们看社情民意信息,首先看标题,如果标题缺乏新意,不能吸引眼球,就会直接毙掉。因此,撰写社情民意信息,需要概括提炼一个新颖、醒目的标题,让人通过标题就能对一篇社情民意信息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基本判断,才能引起编辑和领导重视。我在撰写《对民营经济统计监测不能忽视市场主体退出指标》时,就曾取名《建议将民营市场主体退出指标纳入民营经济统计范畴》、《对民营经济统计监测不宜忽视或回避市场主体退出指标》。

7.行文布局遵“三有”。由于社情民意信息是一种特殊文体,在行文布局方面一般遵循“三有”法则,即有情况(问题)、有分析、有建议。因而就社情民意信息的文章结构来看,主要分为三个部份,也称为“三段论”。第一部份主要说明情况或问题,在撰写之时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勿需过多引言,但需以可信的案例或准确的数据予以支撑;第二部份主要对情况或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在具体分析时需要有充分的论据对提出的论点进行论证;第三部份主要根据原因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提出的对策建议一般要与问题、原因相对应,保障逻辑严谨。

8.对策建议可操作。对策建议是一篇社情民意信息的重中之中。由于社情民意信息主要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那么,你在反映情况或问题的同时,必须提出能切实解决情况或问题的对策建议。所以,对策建议首先要具有针对性,一是直接针对情况或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二是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中能找到解决部门。另外,对策建议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在实践中可操作,能以最小代价解决实际情况或问题。这就需要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决策者,你认为应该怎么办?用你提出的对策建议能否以最小代价解决你所反映的情况或问题?因此,对策建议应具体、可行、可操作,但切忌说教。

9.善于总结提升快。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在撰写社情民意信息过程中,善于不断的总结,是提升社情民意信息撰写质量的最佳方法。虽然通过培训、学习、交流、研讨、案例剖析、师傅带徒弟等方式,能有效提升社情民意信息撰写质量,但自己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其感受和体会将更加直接、更加深刻、更加发人深省、更加耐人体味,成长自然也更快。本人经常将被采用的和未被采用的社情民意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与优秀范文进行对比研究,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寻找存在的差距,使自己近年来社情民意信息的撰写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