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落实好中央重大战略部署,是重庆深化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谋划“十四五”规划重要的一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给北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唱好“双城计”,建好“经济圈”。兹对助推北碚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出几点建议。
一、科学找准北碚定位。机遇与挑战共存,动力和压力同在。北碚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机遇,一是得天独厚生态环境。北碚地处缙云山、中梁山两大生态屏障之间西部槽谷,风光旖旎、资源禀赋、生态和谐,空气环境质量已连续十多年居重庆主城首位,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二是重庆发展战略定位。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重庆高新区升级扩容、两江新区开发开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部署。三是项目叠加发展潜力。2018年11月,市政府出台《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依托大学城规划建设科学城。歇马作为高新区扩容后的托管区,科学城规划建设,对重庆西部槽谷的开发,促进产城融合、经济副中心、科学技术研发产业高地的形成与发展厚积薄发。北碚带来了两江新区+高新区+自贸区+中新合作项目+科学城“5大项目”叠加发展新动能的天赐良机。四是新兴产业持续发力。着力构建以工业互联网和智能传感器为主导的新产业体系,引进西部唯一的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分院以及国家工业大数据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重庆分中心、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等工业互联网“一院三中心”,打造重庆市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启动重庆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推动重庆京东方和成都京东方互补协作,资源共享,推动配套企业跨区域配套,优化和壮大了产业链、生产链等,壮大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五是成渝双城经济赋能。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努力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给北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由于北碚地理环境的因素,北碚面临挑战。在主城九区处于边沿化,在主城都市区21区处于东北角。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原始的山川河流,使土地供给空间十分有限。两江新区、高新区、自贸区、科学城都使北碚处于边沿一隅,使之略显尴尬。北碚面临“虹吸效应”有待克服;“幺店子”“驿站”“哑铃经济”潜在出现;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人才供给等要素保障有待进一步优化扩大,与成渝双城区域发展有待协作、综合竞争有待增强。
二、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加强调研,抓住时机,建立经济发展新机制,激发北碚融入市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的活力。将北碚新发展项目主动争取融入市“十四五”发展规划,融入市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北碚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将成渝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发展与“三园两城”建设结合起来,践行“开门编规划”理念,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汇聚民智、集中民意,征求市民对北碚“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新期待问卷调查和建言献策,征求各方人士对北碚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意见和建议。
三、突围北碚交通瓶颈。在进一步实施好南下东进战略的同时,加大西拓北上战略力度,打通西部片区交通大动脉。在实施好既定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重大前期规划研究项目论证的同时,着力打造北碚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铁公水空”现代立体交通体系。
铁路:争取尽早开工轨道交通七号线建设,打通引导西部片区整体发展轨道交通大动脉。争取成渝动车石子山站和渝西高铁北碚西站建设。争取襄渝铁路北碚客运站再启动,让绿皮客车在北碚“刹一脚”。推进重庆枢纽东环线建设,与襄渝铁路在磨心坡的接驳。
公路:加快一纵线北碚段和龙凤溪立交建设,快速连接大学城,拉近成渝中线高铁的距离,搭上成渝中线高铁,融入成都经济圈。加强与重庆主城及“一区”的融入,争取市里支持,继续进行中梁山再凿隧道的论证工作;调研论证井口至北碚嘉陵江滨江路建设。加快渝武高速北碚—合川段扩能,缓解该高速超负荷交通压力通过渝武高速、212线,搭上成渝动车,融入成都经济圈。规划建设澄江嘉陵江大桥,连接渝武高速,使之规划建设澄江—八塘快速大道,与璧山黛山大道连接,搭上成渝高铁,融入成都经济圈。开工西南大学地下隧道建设,打通北碚城区内东西通道。
水路:开展草街下游航道整治,实现1000吨级船舶常年通航;加快推进嘉陵江井口航电枢纽工程前期工作,早日打通嘉陵江高等级航道,发挥嘉陵江全江渠化的航运效益和生态效益,吸引嘉陵江上游的四川广元、南充、广安物资运输通过嘉陵江水运畅通出川、通江达海。
航空:进一步优化北碚—江北机场大巴。积极争取取销绕城高速公路收费,畅行北碚—江北机场及待建第二机场便捷交通。
四、突出北碚融入优势。在中央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心两地”目标中,北碚在科技创新中心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一心一地”占有突出优势。北碚可借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成都科学城的经验,不断壮大民营科技型企业,夯实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蔡家智慧建设。把民营经济融入高新区、科学城建设中。建立健全协同管理机制,完善创新协同功能,高标准规划建设高新区北碚片区。高标准规划建设重庆科学城,将歇马全域(含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环西南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纳入科学城。北碚可借成都地区休闲度假旅游业的经验,联手打造文旅、教育、康养业,积极争取市文旅委将三千年重庆文旅城、中欧国际艺术创意城、国际温泉谷康养示范基地在碚落地建设,以有效提升重庆文旅品质,释放文旅产业发展潜力,培育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与大学城配套的国际教育基地,规划建设市级重点学校,创办国际高中、引进私立贵族学校,加大发展普惠性中小学和幼儿教育,引进高职院校。
五、加强毗邻区域合作。发挥北碚与四川毗邻地区的作用,加强民营经济向北向西区域合作发展。
向北:共建川渝合作示范区。进一步实施《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推进川渝毗邻区域民营经济合作发展,推进北碚—合川—广安合作”,通过渝广高速,与广安市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立足区位优势和合作基础,发挥两江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推进省际市场建设、路网联通、跨界流域治理和扶贫开发,推进川渝合作示范区全面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商贸市场、文化旅游和生态环保一体化发展。探索建立金刀峡—大华蓥山旅游开发协同机制,加快大华蓥山旅游景区建设,加强旅游互动合作。共建嘉陵江民营经济走廊。发挥北碚“嘉陵江畔明珠”临江优势,北碚牵头通过嘉陵江流域,发起与广安市和南充市辖市区县构建嘉陵江民营经济协作机制,共同建设嘉陵江民营经济走廊,建立川渝带状经济。探索飞地经济,联手异动合作,解决北碚用地空间狭窄及腾笼换鸟的问题,将总部经济留在北碚。探索建立北碚与广安、南充同外省的产业联动机制,多方协作,共谋发展。
向西:加强遂绵达万合作。通过绕城高速,搭上渝蓉高速、渝遂高速,加强与遂宁、绵阳等市合作。通过襄渝铁路,与达州、万源等市合作,融入成都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