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卢作孚的乡村建设和抗战时期一大批科研、文教等单位的迁入,北碚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近代中国第一个民间科研机构——中国西部科学院在北碚成立、中国大熊猫在北碚命名、中国第一座全国地形浮雕在北碚制成、中国第一座恐龙骨架在北碚组装……在这些“中国第一”中,有一个“中国第一”也许不为当今大多数人所知。这个“中国第一”,就是在北碚诞生的中国第一所电影专业学校。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的成立
1938年7月,因社教人才缺乏急需培养,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的教育实施方案第十六项“设立培植社会教育人员专科学校”案,经大会通过建议政府采纳施行。1939年9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在拟订第二期战时行政计划时,准备筹设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教育部据此,在1941年1月正式成立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筹备委员会,并聘陈礼江(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社会教育家,我国电化教育开拓者)为主任委员。1941年8月,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在被日寇轰炸得千疮百孔的重庆璧山县三所学校的废墟上正式成立,陈礼江任院长。学院设社会教育行政、社会事业行政、图书博物馆学三个系及社会艺术教育、电化教育两个专修科。
电化教育专修科迁到北碚
1942年底,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从璧山本部迁到北碚北温泉松林坡教育部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内。
电化教育专修科迁到北碚,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因为当时的北碚作为陪都的迁建区,复旦大学、中山文化教育馆、国立编译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日协会总会办事处等一大批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在北碚,汇集了老舍、梁实秋、洪深、曹禺等一大批文化名人,便于请专家学者来校任教或讲学。
二是因为陈礼江的长远考虑。陈礼江1922年留学美国帝堡大学、芝加哥大学,攻读教育学、心理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长期致力于教育工作,曾创设成人学习心理研究所,创办了民众教育实验区,进行亦工亦农亦学的综合教育,推行电化教育和扫盲工作。1935年,陈礼江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主要推行电影播音教育与扫盲工作。1938年,陈礼江任教育部电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更加重视电化教育人才培养。当时,教育部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厂长、兼中央大学师范学院教授李清悚就向陈礼江建议培养电影专业人才。陈礼江与当时教育部主管司科的负责人,如常务次长顾毓琇、高等教育司司长吴俊升、社会教育司司长刘秀洪等商量,决定将社会教育学院的电化教育专修科从璧山迁到条件适宜的北碚,并亲自聘任李清悚为社会教育学院学院教授兼电化教育专修科主任。
三是教育部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在北碚,可以为学校提供专业教师和实习场所。当时,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有一批著名导演和技师,如史东山、孙瑜、裘逸韦、罗敬浩、冯四知等,还附设有教育电影画片社,拍制动画片,对于动画实习也十分方便。1942年电化教育专修科还未迁来北碚时,陈礼江就派戴公亮教授率领电化教育专修科全科师生到北碚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制片厂实习、见习。电化教育专修科迁到北碚,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与实习、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李清悚与北温泉公园主任邓少琴、经理陈椿蔚商定,学校租北温泉公园内临江楼为校舍,罄室作学生宿舍。学校的学生的实习场所,即设在北温泉松林坡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
电化教育专科学校成立
迁到北碚的电化教育专修科作为社会教育学院分校,有相对独立性,有权开设课程,聘请所需教职员工。
1943年初,分校开学。
1944年秋,教育部决定将电化教育专修科改为电化教育专科学校,并任命中国电影制片厂厂长张北海兼任校长。
培养电影专门人才的我国第一所电影专业学校就此诞生。
电化教育专科学校基本情况
专业设置。1943年初,学校设有电影教育组、电影戏剧组、播音教育组(电影、电台播音等)。1943年秋,又增设电影艺术班(绘制动画、布景、化妆等)。
课程设置。为了培养实施电化教育人才,学校在电影、广播、幻灯等方面都开设课程,除专业必修课外,还有公共必修课,如英语、教育学、心理学等,还开设了多种选修课。
学校管理者专业素养深厚,管理经验丰富。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任学校教务主任,著名画家冯法祀任训练班主任,由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余仲英任实习指导主任。
学校名师云集。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导演史东山、孙瑜教“电影导演艺术”课,戏剧家郑君里教“表演理论”和“戏剧概论”课,舒强教“基本表演艺术”课,舞蹈家戴爱莲教“舞蹈”课,徐苏灵和许幸之教“电影编剧”课,焦菊隐教“西洋剧史”课,剧作家陈白尘和张俊祥教“编剧”课,音乐家盛家伦教“发声”课,张立德指导排练剧本。绘画课的任课教师除冯法祀外,还有著名漫画家叶浅与,著名动画家钱家骏,著名美术家特伟。学校还请当时在北碚居住和工作的专家学者来校兼课和学术讲座,如请郭沫若、许德珩等名人来校作讲座,请著名文学家梁实秋讲“西洋戏剧史”,词典专家杨家骆讲“中国文学史”,许启敏、李华讲授“电学”等。
学生素质要求。凡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专业,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艺术方面的特长和修养,身体健康的指示青年,均可报考,经考试合格,录取入学后,享受公费待遇。
当时被录取的,多数是流亡学生,少数是四川等后方学生。贫苦者居多,思想倾向进步。
考入的新生中,有的曾在美素、戏剧专门学校学习过,有的甚至已经毕业,有的长于国画、动画、戏剧、舞蹈、摄影,都愿意改行到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所学习电影专业的正规学校学习。
学制。电影戏剧组,电影教育组,播音教育组,学制为两年;电影艺术班,学制为一年半。毕业生,绝大多数从事电影艺术事业。
课余生活。尽管物质条件十分艰苦,但学校安排了丰富的课余生活,提振师生精气神。学校组织师生演唱抗日歌曲,看《屈原》、《花木兰从军》、《文天祥》、《雷雨》、《日出》、《家》、《春》、《秋》等进步戏剧演出,听梅经香教授(著名音乐教育家)的钢琴演奏与独唱音乐会、刘雪庵教授(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长城谣》、《流亡三部曲》的曲作者)的优秀歌曲和电影戏剧音乐演唱会等,举办全校画展,组织参观访问等。还组织学生到《新华日报》报社参观延安情况展览、看演歌剧《兄妹开荒》。在进步氛围熏陶下,师生们热心参加北碚的抗日宣传活动,有的师生则奔向了延安和其他解放区参加革命。
服务抗战。抗战期间,学校以电化教育为武器,摄制了一批战时工业、地理交通、抗战新闻时事、医药、文艺、教育等影片,深入大后方城乡巡回放映,起到了宣传教育民众、鼓舞士气的积极作用。(肖玉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