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恢复“五一”长假拉动内需弥补“新冠”疫期损失
北碚区政协委员、重庆自然博物馆生命科学部副主任胥执清反映: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增加公众法定休假日。春节、“五一”和“十一”法定休假3天。这与“五一”节前后2个双休日调休,共休7天,形成“五一”长假。“五一”长假黄金周对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发挥了积极的经济杠杆作用。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由于增加了清明节休假1天和中秋节休假1天,将“五一”法定休假缩减调整为了1天。时下“新冠”疫情使春节长假搁浅,市场消费滞后。为释放人民消费力,满足人民假日休闲,增加国民经济收入,如战“疫”尽快打胜,疫情解除,建议恢复“五一”长假拉动内需弥补“新冠”疫期损失。
自世卫组织将“新冠”发布构成国际关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后,一些国家对我国采取了相应措施,国际贸易和旅游业受到较大影响。国内实体消费市场搁浅,商贸业、旅游业、餐饮业、娱乐业等休闲类三产业全部停止,一二产业也遭到挫折。市民原有旅行计划取销,百姓蜗居不出门,钱袋子的钱无法消费,实体消费市场停滞,人民群众消费力有待释放,供求杠杆有待有效调控。
就一年四季休闲旅游市场消费而言,国家法定春节长假与国庆长假相隔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尽管暑假也仅是教师和学生才有时间休假,大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尚未很好执行国家规定的带薪休假政策,这半年大多数职工不能休长假,均渴望“五一”长假休整。而“五一”节时置春夏之交,春暖花开,气候宜人,也是春夏服饰、家电等消费品换季的购物时共同,是休假最佳时期,更是促进消费的迭代佳期。
对于恢复“五一”长假,2009年人民日报曾在网上作过民意调查,全民对赞同恢复“五一”长假呼声很高,充分反映了人民意愿,而国家考虑到全年国民休假增加了清明节和中秋节各休假1天,但挤占了原有“五一”休假3天,而“五一”长期迟迟没有恢复。
为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总体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安全第一、绿色消费,大力推广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休闲理念,积极创造开展旅游休闲活动的便利条件,不断促进国民旅游休闲的规模扩大和品质提升,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如战“疫”尽快打胜,疫情解除,兹建议:
恢复“五一”长假,将“五一”节法定休假由1天增加到3天。今年可调休“五一”前后2个双休日(4月25、26日,5月3日),加上端午节(4月27日星期一),可连休8天,以有力拉动内需,激发国民消费,刺激市场活力,调控经济供求需要,弥补“新冠”疫期损失,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